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的曖昧關係怎麼解?03(社會學篇)

2019-10-16

  接續前兩部曲的論述。本篇文章,我們將會為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的曖昧關係定義結論。

  近期美食外送平台的外送員身影忽然充斥台灣各個路口,由於外送員的薪資是以單計算,導致旗下外送員為了搶快,常常險象環生,亦造成許多交通亂象。故許多網友戲稱這樣的現象為「外送平台之亂」。不幸的是,繼10日在桃園發生Foodpanda外送員的死亡車禍後,13日在台北市又再次發生Uber Eats外送員遭後車追撞重傷死亡。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兩起外送員的死亡,使得外送平台所造成的街頭亂象,與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關係該如何界定,瞬間變成了熱門話題。而網路上的討論,主要又聚焦於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到底屬不屬勞雇關係。在討論屬不屬勞雇關係之前,我們應該要先釐清兩點,首先為外送平台之亂為何產生,接著討論兩者之間是否需要屬勞雇關係。最後,我們才能界定,兩者之間屬不屬勞雇關係。

 外送平台之亂為何產生?

  首先,成為外送員的動機,基本上能歸類為兩點:一是認為外送員薪資較高,所以放棄目前的工作,成為全職外送員。良禽擇木而棲,外送平台提供了比起目前的工作更好的待遇,這份待遇可以看作是金錢誘因,或是他更喜歡這樣的工作的其他附加價值(自由度、工作內容等等非金錢誘因),所以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正常的轉職流動;二是下班後還想賺外快的,為兼職外送員。這樣的情況便較為複雜──他們或許有個工作,所以沒有辭去工作,轉任全職的外送員,但顯然在原有的工作薪資支付之下,他們仍有金錢的需求,所以才兼職外送員。

  參照上述分類,我們可以將外送平台之亂的原因,歸類為金錢誘因與非金錢誘因兩類。整體來看,只要我們能夠在討論中得到外送平台與兼職性外送員之間的關係該如何界定,結果應該也可以適用於彼此間關係更為緊密的全職性外送員身上。故以下會針對兼職性外送員(已有一分工作的兼差外送員)與外送平台間的關係加以討論。但此議題的探討,應考量到現實層面的問題,所得出之論述才切合現實處境。故比起討論他們之間的關係「屬不屬於」勞雇關係,以他們之間「是否需要」屬於勞雇關係作為論述更為適當。

 兩者之間是否需要屬勞雇關係?

  首先,讓我們來釐清,為什麼兼職型外送員明明就有一分工作了,還選擇成為兼職外送員呢?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顯示,台灣的勞動工時條件在全球排行之中,長期以來皆「名列前茅」。從2016年以年工時2034小時位居世界第五、2017年2035小時位居第三,到2018年的2033小時位居世界第四都可以發現,台灣的勞工工時普遍過長。但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卻依然有著一大群人選擇下班後兼職外送員,這就表示在台灣有一群為數不少的族群,儘管他們已有一份高工時的工作,但其薪資收入卻依然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外送平台的亂象,與其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必須捆綁在一起審視的問題。特別是這些兼職型外送員,與經濟方面較為弱勢的族群,應是高度重疊的。而這個現象也表示著,這些人並非不努力工作,但明明每日已經付出了世界級的工時了,卻還是有著資金的缺口。若這些人的處境已是如此,那我們必須去試想,一旦他們在外送途中遇到緊急事故了,單憑自身在沒有職業保險的情況下,能夠獨自面對嗎?我想是不能的。雖然社會上亦有人主張外送平台的收入並不低,在已有了更高的收入情況下,他們應該已經有能力面對緊急危難了。於是平台業者也無須為其納保。但在討論這項問題前,我們應該先正視外送員之中,有一部分的人處境如同上述。在這樣的基礎上,對於這類主張,我們應該抱持著存疑的態度。試想以下案例:

  小明身無存款,還有無勞動能力的父母與子女要養。上個月他剛加入了外送平台,就賺進了八萬元,但在下一個月,他在一次外送途中不小心出車禍了,導致全身骨折。緊急送到醫院開刀後保住了一命,術後醫生建議他宜靜養半年,但由於外送平台與他並不存在勞雇關係,所以他必須獨自背負了四十萬的醫療費用。接下來半年,小明一家怎麼辦呢?


  上述案例中,你可以選擇三種方式,一是慈善募款、二是放他自生自滅、三是政府介入。第一種方式雖然可能可以救小明一家一命,但這個世界上目前正有多少個的小明一家呢?又有幾個能夠被社會發現,得到善募?又有幾個不被關懷而默默走向死亡呢?更何況善心是有熱度的,當第一百個小明一家被報導出來後,所得到的善募還會如同第一個小明一間踴躍嗎?綜合以上的評述,你會發現這顯然不是個完善的好方法;而第二個選項顯然也不是,況且難保有一天小明一家的處境不會落在你身上;但第三個選項又淪為全民要替特定企業買單,於情於理上又有些說不過去。根據以上的推論,我們再來審視外送平台與外送員之間是否需要勞雇關係,答案便昭然若揭了──無論目前的形態界定起來是不是,他們都需要「是」,如此才能以社會保險的方式,如同各種職業保險一般,由雇主、勞工與政府三方共同保障如小明一般處境的勞動工作者。

 社會的穩定需要仰賴於各階層的人性尊嚴實現

  或許有人會對這樣的結論感到困惑,為何平台與外送員間「需要是」勞雇關係,他們就「應該要是」勞雇關係?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到在資本主義之下,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影響。當有錢人過著鋪張奢華的日子時,也有一群人只能從垃圾桶翻找廚餘、乞食以活命。所以,大多數國家在資本主義之外,亦會設計社會福利這類近似共產主義的制度,這樣的立意並不見得是出自於善心,而是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促進社會穩定。

  近期熱門的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就詳細的描繪了環境對個體的眾多不友善,究竟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心智,進而反過頭來毀滅這個社會的,故社會福利是必須的存在。唯有保障各階層的人都擁有最低的生活需求,包含人性尊嚴,才能促進整體社會的穩定,符合整體利益。在這樣的脈絡之下,我們更加需要去正視平台與外送員之間的關係,並且得去「定義」他們之間的勞雇關係,是需要,且具有急迫性的。



延伸閱讀: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的曖昧關係怎麼解?01(經濟學篇)
外送平台與外送員間的曖昧關係怎麼解?02(外部效果)  


更多文章

聽到政府又要發5000元消費券,消息傳出,債留子孫的聲音也再次出現。
不過從以前到現在一直聽到債留子孫,但你真的看過債主是誰嗎?或是有還過債的感覺嗎?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沒有吧?

在這裡,你會不會忽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政府是不是不需要擔心沒錢,因為它們可以一直印鈔票的!?yes, you are right!

美國民主黨首席經濟學家Stephanie Kelton在其著作《赤字迷思》(The Deficit Myth: Modern Monetary Theory and the Birth of the People's Economy)中介紹了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的基礎:

上篇所述,筆者認為平臺與外送員之間,必須是雇傭關係,且具有急迫性,但這便意味著僅需將兩者定義為雇傭關係,「外送平台之亂」此一問題便能得到解決了嗎?其實不然。這僅只是將外送平台這項新興產業,納入管制的第一步而已。接下來,我們必須有所認知,對於雇傭關係的認知不過是一個開頭,在這之後,還有許多問題是我們必須去面對的。那麼,在認定雇傭關係之後,還有什麼問題,或可能衍生出什麼樣的情況呢?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